字級
- 大
- 中
- 小

普賢菩薩十大願 隨類應化 因不捨而恆順
2019-07-23
2019年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第18站《星雲大師全集》之《華嚴經.普賢十大願》,7月21日在惠中寺舉行,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特別針對普賢十大願中的第九願「恆順眾生」指出它的意義以及重要性。
「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妙光法師指出,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在眾生的這個意義上提到,「眾」就是眾緣和合、集體創作,也就是說所有一切的成就,都必須要因緣和合;大家一起成就,所以在恆順眾生的過程當中,我們的善巧方便,一定要契合真理、契合根機,具足「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這兩個條件,才能叫做恆順眾生。
妙光法師說,既然要「下契眾生之機」,當我們遇到有惡習的眾生應該要怎麼恆順?他笑著回答「這是一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妙光法師引用大師經典告訴大家,普賢菩薩以難行能行的精神,努力實踐恆順眾生,是希望對大眾的身心有所幫助,恆順眾生,不是盲目的投其所好,不是鄉愿的曲意奉承。恆順眾生,是應世的慈悲、是處眾的智慧、是圓融人際的善巧、是廣結善緣的方便,佛教的「隨類應化,同事攝受」,儒家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都是化世的慈悲與智慧,能夠恆順眾生,才能應機說法,才能觀機逗教,不僅個人自身受益,也能讓四周的人一起得到法喜和成長。
「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妙光法師指出,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在眾生的這個意義上提到,「眾」就是眾緣和合、集體創作,也就是說所有一切的成就,都必須要因緣和合;大家一起成就,所以在恆順眾生的過程當中,我們的善巧方便,一定要契合真理、契合根機,具足「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這兩個條件,才能叫做恆順眾生。
妙光法師說,既然要「下契眾生之機」,當我們遇到有惡習的眾生應該要怎麼恆順?他笑著回答「這是一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妙光法師引用大師經典告訴大家,普賢菩薩以難行能行的精神,努力實踐恆順眾生,是希望對大眾的身心有所幫助,恆順眾生,不是盲目的投其所好,不是鄉愿的曲意奉承。恆順眾生,是應世的慈悲、是處眾的智慧、是圓融人際的善巧、是廣結善緣的方便,佛教的「隨類應化,同事攝受」,儒家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都是化世的慈悲與智慧,能夠恆順眾生,才能應機說法,才能觀機逗教,不僅個人自身受益,也能讓四周的人一起得到法喜和成長。
最新消息
慈善音樂劇場《笠山之歌》 藝術與慈善關懷並行
2025-09-05菲律賓藝術學院悉達多培訓班 戲劇成果展現三好價值
2025-09-05巴西協會物資捐贈 12機構受惠
2025-09-05《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4-4
2025-09-05紐約道場禪修課程 繁忙中學習靜心之法
2025-09-04曼城佛光人繪彩畫展頒獎典禮 展現學員無限藝術潛能
2025-09-04大甲高工生命教育講座 「從吸毒看健康人生」向毒說「NO」
2025-09-04紐約道場茶行者培訓 茶道中體悟佛法生活智慧
2025-09-04柏林人間佛教研究講座 歐洲弘法實錄分享
2025-09-04佛光山義工會「義期一會」 跨越時空的信仰與交流
2025-09-04
相
關
消
息